返回

项目详情

新疆阿勒泰福海新区总体规划(2009-2030)

所属分类: 区域规划/总体规划与战略规划

项目地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设计单位: 总体规划三所

项目负责人: 马强 邢琰

参与人员: 旷薇 司美林 马强 邢琰 康璇 李峥

规划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颁布、西部大开发策略的深入落实等宏观经济形式的变化,奎北铁路、福富铁路、福海-哈巴河铁路及福海客货运站等区域交通枢纽的建设,以及福海新区的建设对阿勒泰地区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现行城市总体规划并未涉及到这些问题,难以有效指导和控制未来福海新区大的发展需求。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有效地协调指导福海新区城市发展建设,特编制《新疆阿勒泰福海新区总体规划(2009-2030)》。

规划重点:

从区域协调角度,确定城市定位和发展目标,研究城市发展的动力条件,提升城市综合实力。

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研究城市发展的约束条件和空间管制措施,确保落实科学发展观。

从城乡统筹角度,研究县域城镇发展战略和城镇组织结构,明确城市中心职能。

从满足发展可能性的角度,构建弹性的城市空间结构,应对发展的不确定性。

从突出特色的角度,挖掘城市特色和文化内涵,建设宜业宜居新区。

规划层次和范围

县域:福海县行政管辖范围,总面积为3.65万平方公里。核心内容是编制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规划区:包括福海镇、阿尔达乡和解特阿热勒乡、阔克阿尕什乡的额河以南区域。总面积约为4438平方公里。核心内容为协调新区与周边地区的统筹发展。

福海新区:西至奎北铁路,东至奎阿高速,南至乌伦古河,北至规划公园路,面积约47平方公里;核心内容为编制新区规划。

城市性质

新疆北部的门户城市,阿勒泰地区重要的对外交通枢纽、旅游服务基地、对外展示窗口,以矿产资源精深加工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具有边疆特色的生态宜居城市。

城市职能

国家能源矿产开采及精深加工基地

新疆沿边城镇带中心城市之一

世界生态旅游目的地,新疆北部旅游区中心城市

新疆生态发展示范区

阿勒泰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城市发展目标

城市发展目标概括为:“开放创新城市、生态示范城市、戈壁绿洲城市、文化旅游城市”。

城市人口规模

县域总人口2015年约为17.2万人左右,2030年为38.2万人左右。县域城镇化水平2015年约为57%,2030年约为73%。

福海新区人口2015年约7万人左右,占县域城镇人口的40.7%;2030年为23万人左右,占县域城镇人口的60.2%。

福海新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2015年新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0.5 平方公里以内,人均建设用地控制控制在149平方米;2030年新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34.1 平方公里左右,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48平方米。

城镇空间结构

规划形成“一心两圈层”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

“一心”:指中心城区——福海新区。

“两圈层”:发展圈层格局。即核心圈层(包括阿勒泰市、布尔津县、富蕴县),处于福海新区核心外围,主要发展资源深加工、旅游服务等产业;外围圈层(包括吉木乃县、哈巴河县、青河县),主要发展能源资源、现代农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及出口加工业,加强县城与口岸之间的联系。

福海新区空间结构形态

“一心一轴,环形放射”的带状组团城市结构。

一心:中央绿心。

一轴:以人民路为主要发展轴线,串接城市功能核心,带动向东纵深发展,形成厚实的带形结构。

环形放射:各组团围绕城市中央公园布局,以景观绿带作为组团分隔带;城市内环线穿起各个组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