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项目详情

长葛市铁佛寺周边园林修建性详细规划项目

所属分类: 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

项目地点: 河南省

设计单位: 城市不动产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 周榕

一、项目概况

设计地块是基于原有的铁佛寺基础上,主要包括寺庙周边东西向约654米,南北向约830米的地块范围。

原有的铁佛寺目前只建设寺庙入口处的天王殿、大雄宝殿、神佛殿三个大殿。经过市政府积极努力,已经建立意向对于寺庙内部进行修缮,并扩大规模进行寺庙扩建工程。

二、设计构思

设计中充分利用水库、河水等水资源,设计地段山环水绕,在寺庙区形成一个“水托盘”,成为名副其实的“水寺”,凭水如带,临路如虹,山明水秀,钟灵毓秀,幽雅天成。以水带寺,以寺活园,以山环水,山水相连,创造长葛旅游景点品牌。并将山水寺庙格局与民间文化传说和传统文化相融合。丰富人文景点,结合当地民间文化生活。保留与水库大片区的良好接口。完善旅游生活配置。奠定长葛后花园的文化底蕴,让铁佛寺成为其点睛之笔,营造生态花园。

三、总体结构

在铁佛寺扩建的边界外依据传说,在寺前小洪河上建三龙出海景点,寺后造山一座。寺庙两侧挖湖建丘,形成山环水绕的山水布局。寺旁卧龙潭,西龙潭和莲花潭,三潭之水相互连通,汇入寺庙广场前的洪河之中,并入佛耳岗水系,并与其连成一片,使“水寺”之名更加充分。铁佛寺西有灵骨园,隐匿于一片山色之中。东建素斋区和禅修精舍区,为本景区的服务区。寺前跨河有法会台及停车场等迎候区域。寺后土山及新建佛香阁为整个区域景观高点。

四、功能分区

景区在规划设计上共分为寺庙带、灵骨园带、综合服务带三大功能带。

寺庙带包括法会台区,寺前广场区,碑林广场区,原有寺庙区,加建寺庙区。均位于中心主轴上,突出铁佛寺景区寺庙主题。

法会台区中的法会台及其两侧的公共停车场,共同形成了景点“三龟拜寺”,公共停车场作为景区入口停车服务使用。寺前广场区包括景点“三龙出海”及“寺前广场”,是铁佛寺的主要入口。原有寺庙区和加建寺庙区位于景区的中心位置,是铁佛寺的宗教活动及日常生活地所在。碑林广场区则分别位于加建寺庙区的两侧,用以记载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和历代名家书法。

灵骨园带包括灵骨园区和落凤坡休闲区,位于中心寺庙带的西侧。灵骨园区是祭拜先人的场所,园区内设置灵骨堂、豪华型墓碑、普通墓碑、墙壁内嵌式及家族墓园,共设灵位8888个。落凤坡休闲区位于法会台区的西侧,作为景区入口休闲花园。

寺庙带的东侧为综合服务带。包括禅修精舍区和素斋服务区,给游人提供餐饮住宿的服务设施。

五、建筑设计

扩建后的寺庙对称规整、以封闭静态的院落空间,表现宗教的神圣气氛。在寺庙周边的新建建筑分为两类。紧邻寺庙的亭台以及寺后山上的佛香阁沿用古建形式。延续寺庙本身的传统文化色彩。其余灵骨院内建筑以及生活服务设施均采用现代手法借鉴传统文化特点。以使用功能与中式建筑神韵结合为目的。响应群山、松柏、流水、殿落与亭廊的相互关系,含蓄温蕴,展示出组合变幻所赋予的和谐、宁静及韵味。